食品科技
    主页 > 综合新闻 >

“海克斯科技”惹争议,揭食品添加剂内幕还是

对于各方观点,新京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辛吉飞与刘怂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有回应。

食品添加剂主要用途是什么?江南大学教授华霄今年5月在其抖音视频中提到,一是减少食品浪费,比如做成水果罐头加入抗菌剂;二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比如肉肠等肉制品会发生颜色和气味变化,为了抑制缩状芽孢杆菌的产生会加入亚硝酸盐的添加剂;三是模拟天然食材的特性,模拟葡萄、橘子等加入一些色素。他表示,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正常使用。

9月22日,内蒙古胖墩餐饮&九悦餐饮合伙人柴园对新京报记者说,“从视频内容看,是在事实基础上稍微夸大,比如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有可能会达到与大厨水平相当的菜品,餐饮界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普遍情况。”

也有不少网友和业内人士认为上述视频存在夸张、以赚取眼球获得流量之嫌,“科技与狠活”是在贩卖食品安全焦虑。

此外,华霄介绍,即便是调味料,正规产品都应写明配料表、产品标准、用途、参考用量以及生产许可证和厂家等信息。“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就很可能是问题产品。消费者可以据此辨别。”

编辑 祝凤岚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刘欢

“乙基麦芽酚、透骨增香剂等被商家宣传可去除肉类异味,问题不在于食品添加剂本身。商家使用有异味的肉制作食品,本身已经是违法行为。”江南大学的华霄说。

市场监管总局在2019年9月发布的“关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加工食品使用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应当对复配食品添加剂中所包含的各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的实际名称、含量进行确认计算,确保食品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附录“食品用香料使用规定”提到,使用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目的是使食品产生、改变或提高食品的风味。食品用香料一般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食品加香,部分也可直接用于食品加香。同时提到,食品用香料、香精在各类食品中应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且部分产品不得使用食品用香精、食品用香料,包括巴氏杀菌乳、大米、小麦以及生、鲜肉等。

辛吉飞、刘怂的视频,很多涉及餐饮环节的食品制作问题。新京报记者查询到,餐饮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相关要求。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辛吉飞在其抖音账号内发布了180多条与食品制作相关的内容,其粉丝量从9月20日的650万涨到9月27日的850多万,标题含“合成奶茶”“合成勾兑酱油”“合成燕窝”“合成蜂蜜”等单个视频点赞量均在20万以上。

“合成山楂果茶”“合成勾兑酱油”“人工合成牛排”“合成牛肉干”......日前在短视频平台,博主辛吉飞发布了一些用食品添加剂勾兑制作食品的视频。其中多次提到“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意指以食品添加剂合成的食品。另一视频博主刘怂也因“一勺三花淡奶”揭露“速成浓汤”秘诀受到关注。二者共同将食品添加剂引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制造焦虑、博眼球和赚流量,也有网友称“学到不为人知的内幕”。

“小麦蛋白粉、变性淀粉、植物油、香辛料再加点烤肉精油、大力粉、色素、卡拉胶等就能做出淀粉版香肠”“面筋粉、磷酸盐再加点冷冻牛肉、牛肉香精油、食用油、色素等就能做出乒乓球一样弹性十足的肉丸子”。

无独有偶,另一位短视频博主刘怂近期因“一勺三花淡奶”让羊汤瞬间变白的视频,改变了人们对羊汤白是熬出来的传统认知,甚至有网友调侃“科技上岗、厨师下岗”“几十年老厨师不如一勺‘高科技'”等。他的另一个用花生酱、食用油以及少许芝麻味香精等做出“芝麻酱味”调料的视频,点赞量达40余万。刘怂的抖音账号粉丝量也从9月20日的312万涨至9月27日的350多万。

华霄认为,如果合理合规地售卖和使用写明配料表、产品标准、用途、参考用量,以及生产许可证和厂家等信息的合格食品添加剂或含有食品添加剂的调味料,无可厚非,“但商家如果使用有变质异味的肉制作食品,本身已经是违法行为,这与食品添加剂无关。”

9月30日、10月5日,海天味业两次发声明称,公司产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法规要求。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酱油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